2005年我大三,一夜之间,周围人都开始说一些陌生而时髦词汇:代码、家族、互踩...学校BBS访问量骤减,室友去网吧不再玩游戏,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神秘网站:www.qzone.com
潮流是我基因,时尚是我使命,网络世界居然有我不清楚的存在?简直不能忍!当我打开电脑,第一次看到QQ空间欢迎动画时,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一个全新世界就此打开,与我牵绊至今。
二、
“ 为啥那么多人来踩你空间?”
“你这套皮肤还可以哦,代码是啥子?”
“咋个你的头像和昵称都改成葬爱了?还挺酷”
……
眼熟吗?如果这些对话也是你当年的日常,那说明···你很有生活嘛(我是不会说QQ空间老的,虽然今天就是它12岁生日)那时候QQ空间的火爆程度和现在王者荣耀差不多,课余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玩空间。我们可以为了一个效果试一晚上代码,即使往往它只能存在几天就被封掉,但我们也乐此不疲。(PS:打击第三方代码的“元凶”,早就转职鉴黄师,现正坐我背后审图呢!)
到了凌晨三点,寝室4个床位几乎同时亮起莹莹光芒,那是我们又准时在用慢的可怜的GPRS打开WAP农场偷菜了,要是有谁稍微睡过头,那他一天的收成就会被抢个精光。
三、
也是那一年,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被搭讪”:某次大课,我正和室友交流心得,也许是聊得比较专业吧,前排女同学突然转过身,要我把她的QQ空间打扮的卡哇伊一点(那时还没萌萌哒这词)
表面抗拒实则暗喜地接受了任务,花了N个夜晚去搜集皮肤,以我的直男审美,交货时当然遭到了无情的耻笑(在此也告诫男同胞,不是拼凑粉色系,就是卡哇伊)…好在妹子给了我弥补的机会,接下来几天都虚心向我学习如何操作,等终于达到她满意的效果,我也有勇气约她吃饭的时候——我发现被她拉黑了
四、
这样的事还能回想起许多,像是把小情绪写在私密日志啦,偷拍的那一两张侧脸放在加密相册啦,把农场爱心的果实收集到520,然后加锁保存啦…时光总是没心没肺,时过境迁之后,曾经刻骨铭心的,也变得云淡风轻。
大学毕业之后,来到新的城市。生活工作的压力让我用QQ空间的时间越来越少,坚持700多天的签到中断了,日志也没时间写了,农牧场的排名也永远的固定下来。只有三朋四友偶尔更新的说说,像是一根似有似无的线,依然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偶尔夜深人静,翻翻当年记录在空间的那些人和事,除了惨不忍睹,还有会心一笑。
五、
2012年,机缘巧合下我加入了QQ空间,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个服务超6亿用户的“神秘”团队。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并发\扩容”,为了保证每一个除夕0点那几亿条留言能顺利发表,开发团队已经习惯了在公司值班坚守;第一次知道每一处小小的优化,都要经过反复验证,因为那可能会影响亿万用户的体验,而我也从习惯说“不就是”的小菜鸟,成长为可以写严密需求文档的小运营;也是第一次知道,活跃在QQ空间最火的群体,已经从“家族”升级到“黑界”,最火的功能,从农牧场变成了直播…
12年过去,好像什么都变了。
六、
12年过去,还有些东西始终没变:
最喜欢晒自拍的班花,现在建了亲子相册开始晒娃;
空间皮肤是“忘了爱”的室友,现在首页只留着一首叶芝的《当你老了》;
每次旅游回来,整理好照片,依然习惯上传到QQ空间;
当年拉黑我的女同学,现在依然拉黑着我…
从无障碍浏览,到老有所衣暖乡行动,再到404走失儿童公益项目...QQ空间在坚持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砺行公益,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曾经说“世界再大,也要回家”,也提出“放下匆忙的脚步,关爱身边人”,还希望对家人的爱,不止是母\父亲节的一个说说,而是平时更多的陪伴…也许,这就是和空间一起成长起来的团队同事们,对世界力所能及的小小善意吧。
七、
是时候给大家爆个料了,QQ空间团队里即没有杀马特设计师,也没有“葬爱”程序员,有的只是一群热爱生活,善于捕捉每一个感动的年轻人。从最开始10来人的小团队,到现在需要无人机才能装下全部的大团队,QQ空间也在陪你一起成长。


我很努力地不把这篇日志写成官方新闻稿,到最后依然不能免俗地感叹:从05年开始使用QQ空间,到12年加入QQ空间团队,感觉QQ空间也从一个青涩却锋芒毕露的小年轻,成长为兼容并包承载亿万用户情感的平台。无论你是它的狂热使用者,把它当免费的照片存储工具,还是偶尔回来看看曾经的记忆…QQ空间一直都在这里默默陪伴,实践自己“分享生活,留住感动”的诺言。
企业商盟祝QQ空间12周年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