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专业要火!工信部“点名”支持 部分岗位月入10万

   2017-12-25 1660
核心提示:近几年,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快速发展,在个人消费、植保、测绘、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消费类无人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引
 近几年,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快速发展,在个人消费、植保、测绘、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消费类无人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引领全球发展水平的高科技产品之一,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2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

工信部“点名”:支持设立

《意见》指出:

△ 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无人机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

△ 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强技能人才培训。

△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育无人机关键技术、安全管控等急需紧缺型专业人才,构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人才队伍。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围绕民用无人机动力系统、飞控系统、传感器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实时精准定位、动态场景感知与避让、面向复杂环境的自主飞行、群体作业等核心技术;

开展小型化通用化载荷设备、高集成度专用芯片、长航时大载重/混合布局无人机研制。

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推动军工试验试飞、验证设施向民用无人机开放,促进有条件的民用无人机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服务。

已有学校设立相关专业

事实上,此前已经有学校设立了无人机相关的专业:

为提高整体产业水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设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科系(属于该校飞行学院下面的三个专业之一),开课重点放在科学研究与管理层面上,以培育综合型人才。

报道称,因应产业发展迅速,大学纷纷开设无人机科系,包含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

资料图

无人机行业前景诱人

根据工信部《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

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产业规模、技术水平、企业实力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势头,建立健全民用无人机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及产业体系,实现民用无人机安全可控和良性健康发展。

资料图

无人机“飞手”抢手且价高

无人机行业的巨大前景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首先享受到红利的是从事无人机操作培训的机构及无人机飞手。根据记者调查,北京一家无人机培训班的课程信息表显示,在课程费用方面,无基础班比有基础班平均费用高3000元~5000元。

以无基础班为例,根据课程种类的不同,30天培训周期的费用从12800元~28000元不等。

据介绍,北京不少培训机构的学费都很高,有些机构一个月的培训费高达三、四万元。培训以后还不一定能通过民航局的考试。

当然,如果真正成为了“老司机”,薪水还是相当诱人。据媒体报道,当“飞手”月入2万基本不在话下,有的“飞手”最高的时候甚至一个月能拿到十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deito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滇ICP备14005946号-55  |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582号